发布日期:2025-07-14 来源: 网络 阅读量()
近日,《江门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正式印发,涵盖8大行动27条具体举措,深入实施“工业振兴”“园区再造”工程,加快构建产业科技互促双强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、内外市场齐头并进、具有江门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以工业武装农业,用制造牵引服务业,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,推动三次产业相互嵌入、相互赋能,努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继续走在全省前列。
《行动计划》将科技创新置于重要位置,提出要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强基行动,加快创新体系效能整体跃迁。
一方面,提升基础研究能力。加快推动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建成运行,支持粤港碳中和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、广东省医学大动物模型重点实验室建设,提供支撑产业发展的源头技术供给。推动设立年资金规模2000万元的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江门市联合基金,支持申报国家、省、市基础研究项目。聚焦人工智能、机器人等产业布局建设5家以上市重点实验室。
另一方面,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。持续实施“揭榜挂帅”技术攻关,推行“问诊式”对接机制。支持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,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领域解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问题。深入实施“广东强芯”等重大科技工程,在集成电路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。持续办好“江高赛”,以点带面增强区域创新能力。争取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8件。
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是重要举措之一。《行动计划》指出,要深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改革,支持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、氢能、生物医药、低空经济等领域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。持续举办“邑科汇”科技成果对接活动,力争推广成果超300项,并大力推动专利转化运用,培育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。
开拓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,政府统筹引导为科技型成长企业提供真实测试空间。加强场景推介和供需对接,落地一批重大场景创新示范项目,并在政务服务、社会服务领域加大政府采购力度,助力新技术新产品成熟与商用。
产业兴则经济兴。《行动计划》强调,要深入推进产业集群培优行动,塑造产业集群竞争新优势,并提出要巩固提升传统产业、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产业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等。
传统产业部分,强调要坚持锻长板补短板,强化延链补链强链,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聚焦金属制品产业、家电产业、食品产业、BB视讯-(中国区)集团-官网造纸及纸制品产业、摩托车产业、纺织服装产业等,《行动计划》提出了不少具体举措,例如大力推动金属制品企业数字化转型;巩固扩大空调、洗衣机、厨卫电器、灯饰照明等家电产品生产规模,重点发展高端智能家电、全屋智能家电;实施食品产业链“育苗壮干”工程;推动印刷包装企业与家电、食品、金属制品企业对接;重点扶持3-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整车企业成长为“链主”企业;重点发展纺织面料、纺织制品、产业用纺织品以及具有自主品牌成衣产品等。BB视讯-(中国区)集团-官网
战略性产业部分,强调要强化前瞻战略谋划、源头技术供给、应用场景拓展,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集群,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。《行动计划》针对石化新材料产业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、生物医药产业、新能源电池产业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、安全应急与环保产业、智能装备产业、轨道交通产业、硅能源产业等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划。
未来产业部分,强调要深入实施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,抢占人工智能、人形机器人、合成生物、未来空间等前沿领域,谋划布局一批省级未来产业创新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,争创1-2个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。
《行动计划》强调发展侨乡特色现代农业,推动落实省“粤强种芯”“粤强农装”工程,以种业创新引领产业升级,力争陈皮、大米、鳗鱼、马冈鹅、茶叶、禽蛋等六大特色优势农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900亿元。
同时,要做优现代服务业,以服务实体经济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发展导向,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专业化、高端化、多样化发展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质量发展,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发展,不断增强城市亲和力、包容力、约束力和内生力。
《行动计划》还强调,要巩固提升建筑产业。大力扶持龙头、种子企业,力争新增1家以上一级总承包资质企业和15家以上纳统企业。积极招引优质企业落户,大力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。强化建筑业与制造业、物流、房地产等行业协调发展,推动建筑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。推动金融机构加强金融支持,创新金融产品,助力企业降本减负。实施绿色建筑高品质发展行动,大力发展绿色建筑,广泛推广应用绿色建材。强化工程质量安全,塑造精品工程,擦亮“中国建筑之乡”品牌。
产业要转型,离不开数智赋能。《行动计划》强调,要深入推进数智技术赋能行动,激发数智技术应用新动能。要拓展软件和信息服务应用,举办工业软件推广交流会、工业软件应用推广暨供需对接交流会等活动;推动人工智能深度应用,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推进人工智能在制造、教育、医疗、交通、城市管理、安全应急等领域应用落地;加快数字化转型,做好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培育工作,重点推动五金及不锈钢制品、摩托车及零配件、造纸及纸制品、新一代电子信息、小家电制造等5个细分行业开展数字化转型。
《行动计划》强调,要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协同行动,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。一方面,要深化区域产业协作。在大广海湾与香港、深圳探索园区合作共建模式,推动深江经济合作区规划编制,探索谋划香港·江门绿色产业园。强化与中山对口协作,开展联合招商、产业链供应链对接,加快特色产业园建设,推动台山、开平、鹤山、恩平与中山合作各引入不少于2个项目。高质量建设江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,力争主平台新承接转移项目不少于64个。
另一方面,培育壮大县域产业。积极推动1-2个园区入选省特色产业园。同时,大力推进八镇联动。巩固发展金属制品(含水暖卫浴、五金不锈钢)产业,提升发展纺织服装产业,优化发展食品产业。培育八镇新兴产业立柱架梁,壮大新能源产业,做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,做优先进装备制造产业,培育生物医药产业。
《行动计划》还提出,要深入推进产业开放合作行动,大力开拓海外市场,深度融入国内市场,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合作新平台。深入推进优质企业引育行动,BB视讯-(中国区)集团-官网积极培育优质企业,大力招引优质企业,形成企业集群成势新模式。深入推进质量品牌提升行动,推动质量强企强链,实施标准领航工程,加强品牌培育建设,打造大湾区质量品牌新高地。深入推进资源要素保障行动,强化财政金融、基础要素、人才要素等保障,强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素支撑。